在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城市交通管理集成与优化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市区主要路口的图像一览无余。在一台电脑屏幕上,实时监测到的数据被进行仿真处理,从而系统能够对路口的车辆排队长度、通行效果进行分析,并形成红绿灯配时。
据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王家捷介绍,通过视频技术、电子警察以及地磁传感器等多元化的数据采集融合,智能化平台能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自动配时,从而协调每个路口、每个区域的车流量。他认为,智能交通的基础是信息化,对数据的采集因此显得极为重要。
据王家捷介绍,由于感知不足导致的控制系统未发挥作用,道路运行效率不高是路网拥堵的重要成因。而智能交通的实质,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运输系统,从而形成一种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新型运输系统。
目前,作为实验基地,合肥高新区已在多个路口运行这种“集中协调式交通信号控制机”,从而有效解决了高新区内的交通拥堵问题。目前,该实验室已在安徽省宣城市试点推广,以探索该信号控制机在中小城市的应用。
在国内其他城市,早在2012年,乌鲁木齐交警部门便已着手在乌鲁木齐建立区域交通自适应控制系统,在每个红绿灯路口车道,距红绿灯80米左右安装电感检测线圈,该线圈可监测该车道的实时车流量,并将监测数据传送至信号机系统内。信号机迅速反馈,中心服务器就能经过测算,下达调整该路口信号灯配时方案的指令。
城市停车场地面埋设的地磁传感器检测设备,资料图
不过,上面这种技术的缺点是要破坏路面,时间久了线圈容易被腐蚀。近几年以来,更为先进的埋设型的地磁传感器检测设备,开始在全国多个城市推广。地磁传感器可利用霍尔传感器效应检测磁场强度变化,经过放大后就可以用来检测汽车的通过。通常,这种传感器配有无线发射器和锂电池,体积小巧,安装起来也比较容易。如今,在国内很多城市车流量检测、停车缴费等功能的实现和应用中,都可以看到这类传感器的身影。
联系人:谢经理
手 机:18015381416
邮 箱:196693785@qq.com
公 司: 无锡德易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地 址:江苏省江阴市申港镇于门桥工业园镇澄路1055号